POSTS
个人理财的基本操作
简单来看 我们能够支配的钱 大概都是这样的流程:工资进入银行卡->存在活期或者其它地方->大部分花掉,小部分存起来。
为什么要存钱(或者理财、投资)? 我一直反复提醒自己:1、等到我退休的时候,社保的养老金是很可能发不出或者只能发很少的;2、单位的退休金靠不住,上级的一纸公文就可以推翻单位的任何政策;3、每年的通货膨胀加上货币超发,钱是不断贬值的。现在50元可以吃一顿,以后可能要100元。
具体怎么做呢?
一收到工资到账的短信,我会立刻把钱从银行卡里面转出来。小部分转去微信的“零钱通”,大部分进入汇添富的“现金宝”。
“零钱通”和“现金宝”都是类似“余额宝”的货币基金。货币基金的收益虽然最近几年一直在下降,但也比银行活期存款(放在银行卡里面)高几倍。
选择“零钱通”是因为每个月都有通过微信转账的支出,比如发工资给保姆,小孩的培训班交钱,停车卡充值,或者在小店买东西。这些钱放在“零钱通”里面,享受货币基金的收益,同时可以随时转账出去。
“现金宝”是汇添富(一家基金公司)旗下的,一直有买他们家的基金。现金宝里面的钱主要用来还信用卡,或者应付临时的大额支出(比如几万块,又不能刷信用卡)。现金宝有个挺方便的功能,预约提现,可以设置时间和金额。比如我每个月要还车贷,就设置自动把车贷的钱,在固定的日子提取到银行卡。当然,也可以设置自动转入,每个月自动把工资都转入。
上述的货币基金,几乎是最稳妥的投资方式了(相当于借钱给银行),于是对应的收益也是最低的(收益永远跟风险成正比),几乎连通胀都跑不赢。所以长远的投资(养老,后代的教育等)最好不要拿货币基金当唯一主力,最多可以作为组合的一部分。
收入环节的总结就是:绝对不放钱在活期。
债券基金、混合基金、股票型基金,甚至股票,期货都是可以考虑的投资,但最好还是先学习研究,再实战。
消费环节,我会时刻警惕,不被商家和消费主义洗脑,不无谓花钱。还有就是宁愿花钱流汗,都好过大吃大喝。
然后,几乎所有支出都是刷信用卡。有几个原因:
第一,假设有大额的支出,选择在这个月的信用卡账单出来之后刷。那么几乎有50多天的免息期,这段时间,你就是白白花了银行借给你的钱,而你自己的钱在货币基金里面帮你获取收益。
第二,信用卡几乎每一笔消费都可以产生积分(这个在申请信用卡前要研究好),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,可以换机票,加油卡,视频网站会员,甚至各种实物商品。我家的烤箱、一副1more的蓝牙耳机,一个儿童电动牙刷,还有南航会员卡里面的几万里程,都是信用卡积分换回来的。
第三,信用卡的交易都有明细,很多银行的信用卡app有分类统计功能,如果要求不高,就当是记账了。
第四,信用卡可以升级,金卡白金卡钻石卡。当然,要根据自己实际的消费状况量力而为。高端卡通常会附赠一些权益,比如机场接送,高铁机场贵宾厅,每年体检等等。
第五,信用卡有各种优惠活动,比如广发的,交通银行的,五花八门,有直接买一送一的,也有按比例返现的。我比较懒,没有像一些人那样,紧盯各种信用卡的优惠活动,根据星期几或者不同类型的商户来选择刷不同的信用卡。
我现在手上的信用卡,一张主力卡,什么消费都刷它。还养了两张白金卡,专门用来享受服务。每年刷十来二十笔,每笔10块钱,充一下话费,就可以免年费了,几乎零成本持有。
我在微信和支付宝里面都绑定了信用卡,但是会优先用支付宝来刷。因为支付宝可以从网页版导出账单明细,微信不行。
后记:本文首发于bilibili,第一次尝试用它们的“专栏”来写文章,然后被提示“只能修改三次”,吓到了,于是赶紧转移到这里。